“以法为准,以德为基”
——《廉政中国》之思想内涵
《廉政中国》的思想内涵就是“以法为准,以德为基”。“法”治和“德”治是廉政建设的两个轮子,互相依存、互相促进,有机统一、缺一不可。《廉政中国》将为党和国家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文化环境,并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反腐倡廉工作和探索解决廉政建设的重点、难点,提高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,形成一个“鄙腐、拒腐、反腐、惩腐”的社会文化潮流,同时有益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拒腐防变能力...【更多】
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党内学习时强调:法律是准绳,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;道德是基石,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。《廉政中国》正是秉承了这一精神将“以法为准,以德为基”作为整个平台的指导思想。
“以法为准,以德为基”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,强化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,真抓实干、锐意进取,开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新局面的一个总的方法论,我们《廉政中国》正是围绕着习近平新时代廉政思想,来打造一个清正廉明的和谐社会。《廉政中国》将遵循“以法律为准绳,以道德为基石”的行动纲领来完成这个目标。
“以法为准”.就是要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“硬”约束,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,打造出“不敢腐”的法律高压线、“不能腐”的纪律制度红线。
“以德为基”,就是要以道德、德行为“软”约束,不断增强自律意识,打造出“不想腐”的道德底线。
从国家治理层面来看,要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“干部清正,政府清廉,政治清明”的廉政目标,就要将“德治”和“法治”有机结合;打造廉洁社会,必须将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有机结合,两者缺一不可。我们必须通过“法治”防范人性的弱点,通过“德治”启发人的良知,即将“自律”和“他律”作为打造廉洁社会的两个基本方面。
廉政中国就是要牢牢抓住“法”和“德”这两个方面,顺着这两方面去探索、去研究,为党和国家摸索出一条全面提高廉政建设的希望之路。
廉政中国不是简单地对历史反腐经验、国外反腐做法照搬照抄,而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,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经验,探索出一条法治与德治相平衡的、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的理论架构。
自“十八大”以来,腐败之风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遏制,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,但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。实际上,由于我国反腐倡廉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,制度性腐败的占比较大。“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,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,甚至会走向反面。”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法律制度的缺陷,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,政府职能的发挥与市场经济制度的运作不相协调,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不相适应造成的。目前,国家的反腐策略也正经历着从行政反腐到制度反腐的转变,反腐倡廉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、规章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,不断健全。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,它将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而更加完善,更加成熟!
《廉政中国》将汲取古今中外廉政体制建设的有益成分,结合中国具体国情,探索出一条“以法治廉”、体制完善的廉政法治建设道路。通过《廉政中国》的努力,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相关法规、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,更好地“关住”那些“任性的权力”。甚至可以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促推某一领域、某一行业的“廉政立法”。“去疴需猛药,治乱用重典,治国先治吏。”法律是党的主张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,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。腐败现象的根除离不开法律的约束,离不开制度的“笼子”;廉政建设的推行同样离不开制度的约束,法律的规范。《廉政中国》的使命就是积极探索出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廉政法律制度规范,让“法治”成为廉政建设的依止之“准”。
“以德为基,以文化人”
反腐败不仅仅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,更是一场严肃的“文化角力”。反腐倡廉,法治是一种“治标”的手段,真正起到“治本”作用的还得回归到文化层面上,回归到“德”的高度上。廉政中国的宗旨就是要“以道德为基石”,通过廉政文化的宣教对道德人心进行浸润,从而助推全社会形成倡廉践廉的社会风尚。
常言道,治国靠制度,强国一定要靠文化。文化自信,是习近平总书记继道路自信、制度自信、理论自信之后提出的第四个自信。“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”,“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、理论自信、制度自信,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”。可以说,我们的文化自信所赖以建立的基础,就是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发展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。
而廉政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承。其主要内容就是倡导良好的从政思想道德,规范从政人员的职业操守、社会公德,坚守核心价值观、清廉观,以及在社会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从政文化氛围。
《廉政中国》所要遵从并宣扬的廉政文化,就是立足现代文化视角,适应现代人的心理特点,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中汲取养分!这样的文化才能起到更好的浸润作用,才能达到“以文化人”的作用,才能让廉政建设真正回归到“德”的根本上,真正能够“以德治廉”!
《廉政中国》的思想内涵就是“以法为准,以德为基”。“法”治和“德”治是廉政建设的两个轮子,互相依存、互相促进,有机统一、缺一不可。《廉政中国》将为党和国家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文化环境,并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反腐倡廉工作和探索解决廉政建设的重点、难点,提高和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效,形成一个“鄙腐、拒腐、反腐、惩腐”的社会文化潮流,同时有益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与拒腐防变能力。
廉政中国宣教基地由“廉政中国”办公室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在全国各地建立。宣教基地的宗旨是以传播...
清风公益基金会(筹)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弘扬中国廉政文化,××年××月成立了清风公益基金会...
2019年10 月 1 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。 70 年风雨征程、 70 年历经变迁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...
拍摄一批以廉政为主题、思想深刻、品位精致、思想健康的高质量系列微电影,每部三十分钟,每个故...
每年的 12 月底,举办一场全国性质的大型文艺晚会,晚会以传播廉政文化为主题,通过一系列群众喜...
以每季 24 集的新媒体情景短剧的形式,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,发挥新媒体受众多、传播广、时效...
精选反腐倡廉典型案件、新闻故事、先进人物事迹,以主持人讲故事的形式予以呈现,中间故事部分为...
以电视专题片的形式讲述廉政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,每集四十五分钟,通过“采访 + 专题记录”的形式...
在 40 分钟一集的节目中,《廉讲堂》邀请著名顾问、专家、学者主讲一个热门主题,将国学、哲学、...
《廉•想》是廉政中国与中央电视台进行合作,以生动的案例,精彩的故事,打造的一部廉政精品电视...
国务院原副秘书长...
司法部原部长、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...
中国廉政内参、中国廉政信息网、全国法制与廉政文化教育中心主任...
中央司法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、中政委政法研究所所长...
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、国务院参事、全国政协常务委员...
中国政法大学教授、行政法学博士生导师,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...
国务院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(国资委)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...
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...
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、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主席、法学院民法研究中心主任...
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...